天博(中国)-官方网站

冼世祥: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广西贵县(港)1966届下乡老知青__天博体育官网入口

冼世祥: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广西贵县(港)1966届下乡老知青

发布时间:2025-07-04

点击量:

  天博体育官方网站

冼世祥: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广西贵县(港)1966届下乡老知青(图1)

  广西贵县(港)“文革”前下乡的老知青冼世祥(1949年出生)是一个几乎无人不知的名字。与他紧密相连的还有他的叔叔冼苏,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冼苏生于1942年,年长冼世祥7岁,小时候住在和平路汽车站附近,经常与笔者的妻舅姜庆昆一同玩耍,并且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牛尾巴带给姜家作为食材。他在贵县成长,早已是当地的一位地道人物。1964年,冼苏以优异成绩从广西医学院(即医科大学前身)医疗系本科毕业,随后一直留院工作,成为该院的骨干。

  据公开的网络资料显示,冼苏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现为主任医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不仅在医学界有着显赫的地位,还荣获多个奖项,如区直机关十佳职工、百佳文明市民、全国优秀教师等多个荣誉。冼苏曾任内分泌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等职务,并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获得科技成果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笔者在1960年代学习中医时就已经听说过冼苏的名字。冼苏的为人仁爱,对待前来求医的乡亲们总是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疑问。即便是下班时间,他也常常坚持把病人看完,不让任何一个患者感到冷落。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使得冼苏在贵县民众中积累了极好的口碑,并成为冼世祥心中的偶像与医学启蒙导师,影响了他的一生。

  冼世祥的父亲冼镜泉(约1921年—2001年)并非贵县本地人,原籍广东南海。冼镜泉年轻时曾到广州打工,抗战期间广州沦陷,一家人被迫从广东迁至广西贵县。冼镜泉一家在广东土改时被定为“小手工业”成分,属于劳动者;然而,冼镜泉在贵县却被认定为“手工业主”,与资本家划上了等号,遭受了不小的社会压力。即便如此,冼镜泉依然坚守生活,靠着加工牛皮为生,建国后还从事过临时零工,工作环境艰难。

  由于“文革”时期的极左风潮,冼世祥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在1960年代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最终他只能就读民办的贵城镇初级中学。那时,学校里有不少被打成右派或因家庭背景复杂的优秀教师,他们因当时的政治背景被迫远离主流教育岗位,但这些教师依然致力于教学,深爱着每一个学生。镇中学生们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后来不少人都成了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材。1964年,冼世祥从镇中毕业。

  冼世祥没有机会继续升学,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学中,广泛涉猎文化、医药等领域。1965年,他加入了过街道的业余剧团,担任编辑工作,负责将一些北方优秀的流行剧目改编为南方的剧种,以便更好地进行排练与宣传。

  1966年,响应国家号召,冼世祥前往覃塘新建队务农,成为贵县第三批知青。在下乡期间,由于他身世特殊,聪明好学,且拥有广泛的知识,因此他的下乡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1969年,冼世祥从覃塘转至贵县附城公社三合大队插队,工作地点在附城粮所对面的三合卫生所,他担任赤脚医生,主要负责防疫工作。笔者当时在贵县石卡公社西山大队插队务农,也兼任了生产队的卫生员。

  1976年至1979年底,冼世祥调入贵县医药公司工作,担任质检员,成为了以工代干的一员。与此同时,笔者则在反帝学校附属初中担任民办教师。1980年1月,冼世祥调入贵县商业局卫生所工作,担任医师,卫生所位于商业局内,当时共有职工11人,冼世祥是负责主要业务的人员之一。

  1982年,冼世祥被派往贵县人民医院进修。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他很快便获得了处方权、检验报告权和放射报告权,成为医院中获得多项权力的进修医生。1985年,冼世祥调任贵县百货公司,担任亨得利眼镜店的副经理,经过考核,他获得了高级验光师的职称。与此同时,笔者也在玉林晋升为主管医师,并获得了更多培养与任职机会。

  1990年底,冼世祥调任贵县商业包装厂,在供销科从副科长任至正科长。总的来说,冼世祥在贵县的医药公司、商业系统卫生所、百货公司等多个部门工作期间,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曾是贵县商业先代会代表。他的职务涉及药材购销员、质检员、医生、药库主管、科员、副经理等多个岗位,也获得了高级验光师、助理经济师职称。

  1995年,社会上不正之风日益严重,冼世祥为了避免被政治环境污染,向组织提出辞职申请。尽管单位领导出于爱惜人才未批准正式离职,但他最终选择了从事商业经营,开设了视康眼镜店,生意蒸蒸日上。

  2009年,冼世祥正式退休,然而他依然热衷于为知青文化献力。他曾担任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会会员、贵港知青文化联谊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等职务,为知青活动组织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捐款支持知青文化的各类活动,并参与了多个知青纪念活动的组织工作。通过他无私的奉献,贵港的知青活动得以蓬勃发展。

  冼世祥的影响不仅限于知青文化,他还无私地为知青朋友们提供帮助,设立了知青活动中心,成为知青们交流感情、分享故事的重要场所。为了方便知青的联系,冼世祥将自己位于桂花巷的旧屋无偿提供给大家,活动中心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温馨的知青小屋和历史文化陈列馆。

  冼世祥是笔者当年在五属会馆居住时街坊黎枝七(其实名字为黎枝,排行七)的女婿。他夫人黎宝芳生于1955年,是贵港市人民医院的护士。2006年7月,冼世祥因股骨颈骨折接受了手术治疗,置换了人工关节,手术顺利恢复。近年来,他因癌症接受了多次手术治疗,但依旧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面对病魔从容不迫。如今,他每天早晨驾驶小电动车,与友人聚会交流,下午则回到桂花巷的知青小屋为知青朋友提供义诊服务,继续践行着他为他人服务的初心。

  冼世祥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医药工作中积累的心得和有效的药方整理出来,供后人借鉴参考。虽然笔者与冼世祥的接触较少,但近年来在贵港、玉林市的搬迁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交往。得知冼世祥无私奉献、博学多才的事迹后,笔者对他深感敬佩与钦佩。

  这篇《尔安说史》是专门献给冼世祥老知青朋友的,衷心祝愿他能够保重身体,战胜疾病,过上更加充实的晚年生活,并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感谢阅读,期待大家的留言与关注。

标签:牛皮加工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74-62535963

微信咨询
微信二维码
返回顶部
×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186885210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