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抖音平台上一个名为“王知铭”的传统文化视频创作者走红。4月12日,他发布的锡雕酒壶制作视频播放量超3700万次;去年,牛皮大鼓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原来非遗技艺如此震撼人心!”网友纷纷感叹。
近日,记者来到来凤县革勒车镇桑树坪村的王知铭非遗拍摄基地。这位本名王先华的来凤青年,用独特镜头记录家乡非遗:从摆手舞的鼓点到土家织锦的经纬,从藤茶古法制作到“打安庆”的悠扬曲调。他的作品不仅让非遗技艺“活”起来,更让深藏山中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看见。
来凤宝石花漆筷是他重点传承的项目。这种在漆筷上镶嵌宝石般图案的工艺,是来凤独有的文化标识。其制作传统源远流长,但因其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原生产企业已停产多年,技艺濒临失传。
他与非遗的缘分始于8年的古董收藏经历。在走村进寨收古董的过程中,他为传统工艺的精妙所折服,更为那些即将失传的技艺惋惜。当得知来凤漆筷困境后,他毅然踏上传承之路。
为学习正宗漆筷制作,他深入乡间寻访老师傅,由此与坝漆结下不解之缘。去年夏天,他驱车200公里前往利川毛坝镇,向“坝漆涂老大”涂朝清拜师学艺。学艺过程充满艰辛:拍摄割漆第五天就全身起红疹,手指红肿脱皮,面部肿胀,天博体育平台怎么样用热水烫洗缓解,煎熬一周才好转。
“制作一个短视频,少则10天,多则2个月。”2023年4月转型短视频博主以来,他仅发布30个作品,涵盖漆筷、牛皮鼓、锡雕等非遗技艺。其视频播放量少则10多万,多则超千万,砻谷机、锡雕酒壶等作品都成为爆款。浙江、湖南等地文旅部门向他发出非遗展演邀请。
在漆筷视频评论区,“中国的奢侈品”获得网友强烈共鸣。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先人智慧。我希望通过视频记录非遗技艺,让更多人看见它的价值。”